世俱杯2025-湖南队主场战平对手,保持稳定发挥
7月19日,12时57分,
台湾桃园机场联络道发生自撞车祸。
26人全部罹难,其中24名游客来自辽宁。
一辆游览车因不明原因撞上护栏
整辆车随即起火燃烧
火势在13点21分扑灭。
警消根据第一时间现场画面推判
当时红珊瑚游览车车头冒出大火
浓烟直灌整个车厢。
可能是车头严重受损
且浓烟迅速充斥车厢
因此车内大陆团乘客及司机共26人
无一逃出。
遇难者10名男性16名女性
年龄最大的73岁
最小的近仅12岁。
遇难游客名单公布
▼▼▼
然而大陆人民还沉浸在悲痛中时
更令人震惊的,
是台湾媒体随后的报道。
在台湾中天新闻直播中
主持人抛出这样一个问题
大陆游客不会用槌子逃生吗,
彼时下方字幕显示
“槌子不会用?陆客游台安全教育没人教?”
▼▼▼
15时,事故原因尚不清楚,
旅行社已在推卸责任:
“出团时检查车辆没问题”。
▼▼▼
在一些报道中,
台湾媒体用词极其不专业,
措辞都是“遇死劫”、“烧死”,
甚至把遇难者遗体直接称为“焦尸”,
醒目地置于标题。
▼▼▼
为了吸引眼球
台媒还竞相放出现场照片
透过薄薄的马赛克还能看到遇难者的姿势
更有些连马赛克都没有(小编补上的)
以如此刺激人的方式曝光遇难者
这在大陆媒体是完全不可想象的。
▼▼▼
各大媒体平台第一时间
放出了事发时大巴正燃烧的视频
▼▼▼
不遗余力地展示很多逃生细节
——陆客拍窗求救、尸体集中在车尾逃生门口
▼▼▼
仅时隔三小时,
就有台媒想把矛盾焦点
转移到大陆网民抵制台湾游。
▼▼▼
更令人不耻的是,
不少台湾网友竟拿事故调侃:
“司机一个人换26个中国人,向他这种‘孤狼式’的行动致敬。”
▼▼▼
在台湾Disp论坛上,
对这次事故的讨论落点,你绝对想不到。
帖子下几十条回复,基本在聊:
“不是说陆客很有钱吗,就这么点?”、
“吃住交通那么多天,还含机票导游等,那台湾还赚什么?“
“叫他们不用来了”……
▼▼▼
从头到尾只有一条评论提到遇难者
仅对“台籍司机”表达了同情
而戏谑陆客是“浪漫往生旅”。
▼▼▼
然而就在不久之前,
台湾网友还自制视频,
称没有陆客来的台湾真好。
▼▼▼
由于基础设施陈旧等各方面原因
台湾开放陆客以来事故不断
仅09年后已发生11起重大事故
累计83死159伤
▼▼▼
这些自救常识你要掌握
这样的惨剧不禁让人想起近年来频发的大巴车事故。上个月发生的湖南高速大巴起火,造成35人死亡,当幸存者也表示,司机没有及时打开逃生门,而且车上未见安全锤。一旦遭遇危险,学会如何自救就成为了重中之重,可能会挽救我们和其他人的生命。
先保证呼吸,再择路逃生
发生火灾,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呼吸畅通。
保持情绪稳定,尽量不要慌张大叫,以免吸入烟尘;弯腰行进,呼吸底层空气;如果衣服着火,应及时脱去,或在地上打滚。
用对安全锤
安全锤是大巴车逃生时的首要工具,由于许多大巴车的车窗都是封闭式的,因此学会用安全锤及时准确地砸破车床逃生才是首要!
使用时,要用安全锤锤尖猛击玻璃四个角,也就是车玻璃相对脆弱的地方。因为有些玻璃是有贴膜的,所以玻璃破碎以后不会立即脱落,乘客这时需抓住车内扶手支撑身体,并用脚掌用力将碎开的玻璃踹出车外,然后跳窗逃生。
找到逃生门
在发生事故时,车门仍然是首选的逃生路径,但是如果出现车门被堵住打不开的情况,逃生门就是另一条“生路”。
那么逃生门在哪里呢?就是大巴和公交车顶上的那个“门”!许多人误以为那是通风口 ,但真正发生事故时,逃生门的作用极大!逃生门上面有按钮,旋转之后把车门整个往外推。
熊熊大火,浓烟腾空,
瞬间夺走了26人的生命。
愿逝者安息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
-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